十九路军淞沪抗日纪念章,设立时间1932年8月,一·二八事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图谋侵占中国东部沿海富庶区域,而在1932年1月28日蓄意发动的侵略事件。为了感谢民众对十九路军捐资军需,十九路军特制纪念章,颁给抗日民众。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纪念章,章铁质,表示军民铁血代价,章上为横条,铸“淞沪抗日纪念”,也有“十九路军淞沪抗日纪念”,章下悬宝星一颗,背铸“民国二十一年春
蒋光鼐 蔡廷铠 戴戟敬增”。
“一.二八战役”,十九路军为争国家人格,民族生存,而忠勇抗日,当时民众嘉其真能为民前锋,誓死杀敌,打破历来军人自私恶习,逐多不惜慷慨顷囊,捐资助饷,甚至莘莘学子,磬节衣绝食说积,劳工小贩,举毕生辛苦所得,悉供军需,此军民合作精神,足可窥见民众爱国热烈,与该军深得民心之一斑。
兹该军以襄昔三十余日光荣战史之造成,亦有赖於民众后盾力量,为酬答义举计,特制纪念章若干枚,凭往日捐款收据,分赠於凡曾捐款之同胞。(文字摘自《申报1932》)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对十九路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1932年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八十七、八十八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1932年3月初,由于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1932年3月3日,日军司令官根据其参谋总长的电示,发表停战声明。同日,国联决议中日双方下令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纪念章(图片来自博宝艺术网)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纪念章,另一版本的横条(图片来自上海阳明拍卖)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宣传(图片来自雅昌拍卖网)